English

好书告诉你

2000-11-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刘心武

《唐宋诗词鉴赏讲座·千秋一寸心》

周汝昌解说 周丽苓整编

华艺出版社2000年6月出版

全书选讲了唐宋诗词计六十首(阕),不按作者生卒年及写作年代依次排列,亦不问其人其作在诗歌史上是否有“定评”,更不搞人选上题材上的“平衡”,完全是依照周先生自己的兴趣感受,肺腑之言,铭心之感,读来有棱有角,有香有色,有活泼之气,有独到之解。也许你并不能完全同意周先生的解说,但他那些有如珠转玉盘、鹤翔彩云的文字,让你眼睛舒服,心里高兴,不知不觉地,你也就跟诗接近了。周先生的讲解虽然也大体逐句梳理,却把重点放在了把握“诗髓”上。比如讲秦观的《踏莎行》,末尾一句“夕阳回首青无限”,一般解说者会解为:山本无愁,是人愁而觉山愁——此乃“文艺理论”中的“移情说”是也。但周先生对这种动辄把西方的文艺理论拿来套我们中国古典诗词意境的做法很不以为然,他又提及周美成有“烟中列岫青无数”,更早的唐钱起有“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柳宗元有“日出烟消不见人,矣欠乃一声山水绿”,这些对山水青绿的咏叹,都并不是西方式的“移情”,而是因为在东方人眼里,特别是中国古代诗人眼里心里,山水本来有情,大自然与人是融为一体的,不用“移”而天人合一情愫自在。这样的讲解,你说是不是很独到?很耐人寻味?这本书可放在沙发睡榻边不按顺序随意展读,它可熏陶出你一颗诗心。

赵玫

《喧哗与骚动》

威廉·福克纳著 李文俊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4年10月出版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偏爱到一种固执。甚至宗教感。八十年代末我买到了已印行近9万册的第一版。那是个热衷于福克纳的年代。1990年我得到由译者李文俊先生赠送的第二本。那已是这本书的第二次印刷。感谢李先生为我们翻译了如此完美的《喧哗与骚动》。我至今无法描述这部书所带给我的震动。它后来成为我生命中的一部分。为此在赴美访问时,我专门去了福克纳在美国南方小镇奥克斯佛的家,走进了那个他曾经生活过、曾经写出过《喧哗与骚动》的孤独的白房子。那时候那房子周围已经落满了秋的枯叶。

《喧哗与骚动》是一首忧伤而残酷的长诗。关于灵魂的。有点像那种黑人的灵歌。那种蓝调。那是福克纳最伟大最经典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描写是,昆丁在自杀前面对河水所听到的那巨大的催促着生命的表的嘀哒声,和白痴班吉的呓语。还有那些淋漓尽致的句子。很前卫的形式。而在那所有先锋性的探索背后,福克纳所要表现的是那种生命的疼痛和意义。他深怀悲哀。把人们带进苦难,又引导他们从苦难中走出。然后,他终于在太多太深的生存之不幸中,找到了那种不可摧毁的东西,那种生命的力量,那种人的精神。

葛剑雄

《山西省历史地图集》

山西省地图集编纂委员会编制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00年9月出版

我国的省市历史地图集已经出版了几种,但最近出版的《山西省历史地图集》却后来居上,这绝不是偶然的。

历史地图反映的是历史时期的地理状况,但这些状况、特别是其中的人文地理状况,大多已经不存在了,难以用实地考察的办法来复原,而只能通过历史文献来查考。所以一个地区能不能编绘出内容丰富、质量高的历史地图,既取决于当地客观上有没有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也与是否存在丰富的历史文献有关。山西得天独厚,这两方面的条件都具备。相比之下,其他一些省市的条件就没有那么好。

不过,要将先天的优越条件最终反映在历史地图集上,还得靠专家学者。现在出版的地图集就是山西省内外的数十位专家和更多的作者十多年的辛勤劳动的成果,至于专家学者在各自的领域中的研究积累就更长了。

除了一般地图集不可或缺的政区和自然地图外,《山西省历史地图集》还有人口与民族、经济、文化、军事等图组,其中不少地图,如寺庙、戏曲等,即使不能说是独一无二,也肯定是不多见的。从总体结构上说,或许一些图组的内容有些详略悬殊,但对某些方面有特殊兴趣的读者来说,倒真能得到满足。

一般读者以为地图集就是一幅幅的地图,其实,《山西省历史地图集》除了380幅地图外,还有大量的照片和图表,有26万字的说明,完全可以作为一部图文并茂的山西历史来读。一部中国史离不开山西,所以山西以外的读者也不妨翻翻《山西省历史地图集》。

陈骏涛

《林昭,不再被遗忘》

许觉民编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0年1月出版

林昭(彭令昭)的名字早有所闻,也曾读过关于她的文章,但关于她的专书却未曾见过。这本《林昭,不再被遗忘》收集了回忆和悼念林昭的30篇文章(包括几首诗歌),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本关于林昭的书。本书文章的作者几乎全是年过花甲和年愈古稀的老者,他们或是林昭的亲属和故旧,或是林昭当年的同窗好友和同龄难友,他们以真挚的感情所书写的这一篇篇带着血泪的文字,只要是尚有良知的人,读后都不能不为之心动的。我们只要读一读林昭妹妹彭令范所写的《我的姐姐林昭》(上、下),和林昭当年的同窗好友张元勋所写的《北大往事和林昭之死》,就足以让我们体验到这种心情。在我们共和国50年的曲折坎坷的历史中,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之而献身!林昭只是其中的一个,但她的巾帼之气,却足以名垂青史!

我曾经设想,林昭也可以不死,当年她只要写一纸悔过书,认个罪(即使是假悔过、假认罪也无不可),给自己找一个台阶下,也许就可以平平安安地活到今天了。但那是一种苟活者的人生哲学,与林昭的精神气质是完全相悖的,林昭是宁死也不屈服的人!她以死明志,为真理而献身,用死向后人投下了一句气贯长虹的誓言:“历史将宣判我无罪!”

读一点这类书籍吧,这比听一场流行歌曲,或看一部任意编造的电视连续剧,要有益得多。

雷颐

《雕塑百年梦——潘鹤传》

谭元亨著

华文出版社2000年8月出版

提起雕塑家潘鹤,圈外人知道的不多;但提起“艰苦岁月”、“开荒牛”、“珠海渔女”、“和平少女”……这一座座雕塑,不知道的人恐怕就不多了。出人意料的是,创作出这些经典之作的潘鹤,却不是科班出身,完全是自学成才,他的人生道路充满传奇色彩。潘鹤的经历再次说明,真正的艺术天才,的确不需要“科班”的培训。谭元亨所著《雕塑百年梦———潘鹤传》一书,非常生动地描述了潘鹤曲折坎坷却又丰富多彩的人生之路。这本书一方面使人得到一种美的感受和熏陶,另一方面,由于室外雕塑是一种公共艺术,实际有一种“强迫性宣传”的作用,因此与政治、社会、时代的联系比其他艺术品更加密切,所以在每一座雕塑的后面都有种种另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如果细细品味,这些“故事”实际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甚至经济的反映,正如潘鹤本人所说,“历史是用石头写的”。

李洁非

《张建伟历史报告文学·晚清篇》

张建伟著

作家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这套共5本计160万字的长篇巨制,让我费了一周的时间才读完。各卷书名分别为《温故戊戌年》、《流放紫禁城》、《最后的神话》、《世纪晚钟》和《老中国之死》,其描述的历史范围,大致起自康梁变法,而迄于洪宪帝制破产。

这段历史,实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文化和中华民族情感的命脉,其影响岂止当时,实际上整个20世纪的中国都在它笼罩之下。打个也许不甚恰当的比方,就好比过去做八股文的“破题”环节,题未破好,似是而非、?不中的,整块文章能不杂乱无章?反观当时与中国有同怜之病的东邻日本,就因为破题破好了,以后的文章做起来便处处水到渠成。因此可以说,百年中国受那段历史牵累甚大,诸多的弯路,诸多的天灾人祸,悉由此起。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直到了今天,晚清历史、人物和思想,仍是学界以至普通老百姓难以忘怀、频频重温、评说无休的原因。大家的根,都在那儿,那里有我们各种解不开而又势必不得不解的结。

张建伟这套规模吓人的著作,便属于“解结”情结的一个新的尝试,比较特别的是,它用的不是学术的方法,不是历史的方法,而是用文学的方法。当然,里面也有学术和历史的材料,但角度是文学的。我注意到,陈平原先生读此书后,批评它充斥着不少野叟曝言之类的未足为信的东西。那是显而易见的。但对于一种文学化的叙述来说,这倒也不算犯忌。

不过,“历史报告文学”的命名却不伦不类,令人难得要领。其实,它就是演义体的作品,同《民国演义》等一样,只是“直接引语”(史料征引)的成分多一些罢了。

写法上作者取以人带事法,5本书的主体都是人,即所谓的历史关键人物,最突出的是慈禧、袁世凯、孙中山三人,对光绪、李鸿章、荣禄、康有为、杨度、宋教仁、黄兴,也着墨较多。在对这些人物的描述中,作者显出了他对那段历史的许多与所谓“定论 相左的抑或———像今人喜欢用的一个词所说的———属于“另类”的见解。尤其袁世凯,在书中似乎成了一个“正面人物”;其次,关于慈禧是不是绝对反改革的“保守派”,关于孙中山是否与其历来享有的道德人格神话形象相吻合,关于李鸿章的政治外交路线是否代表了一种文化理性的态度,关于杨度的君主立宪道路、宋教仁的议会—内阁制构想的反思,等等,均有反弹琵琶之姿。

我以为最可读的,是《最后的神话》这一本。此书也是全套中唯一本事而非本人的,所本之事即近代最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运动”——义和团事件。义和团完结,到今年刚好整整一百年。关于这事件的评价,半个世纪来,前三十年全面称颂,容不得半个“不”字,此后史界观点才见变化,对其负面有所指涉,但难逾“反帝爱国”这道底线。这次,《最后的神话》将底线突破了,坦率地说我很吃惊,虽然这底线本身并不强固,但能被突破仍然让我吃惊。

书中有一些“硬伤”,不应该。大概难逃专业治史者的究诘吧?

王逢振

《西方文学批评史》

杨冬著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

《西方文学批评史》采用广义的文学批评概念,既涉及具体的批评见解,又涉及文学史的研究,同时注重文学理论的演变和发展,将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作者不仅描述了从古希腊罗马至二十世纪初期西方文学批评的演变和发展,而且对其中涉及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阐释和评价。在目前出版的文学批评史作中,颇有独到之处,是一部难得的系统的批评史著作。

《西方文学批评史》以批评家为纲,深入地展示每位批评家的理论见解,以相对微观的方式体现西方文学批评的全貌,既避免了零散意见的罗列堆砌,又不乏必要的理论概括与分析。作者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对历史上各家各派的文学批评和理论进行比较鉴别,前后贯通,通过自己的思考,根据现在的认识作出相对公正的阐述和评价。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借用了福柯的知识考古学方法。

《西方文学批评史》不仅是大学文科学生们的良师益友,而且也是所有西方文学和批评爱好者们的精神食粮。阅读这部作品,使人仿佛步入到西方文学、批评和理论的历史长廊,与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尼采和勃兰兑斯等大师们一起来思考文学。

丁天

《什么是我的》

〖美〗安·贝蒂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安·贝蒂可以说是当今美国最负盛名的作家之一,这本书是她最近的一部短篇集,代表着作家不同时期创作风格和创作思想的集成。我比较喜欢作者简约的写作风格和对人类“小小的不安”的细致刻画,看似平常的生活中的一个个琐碎的细节、一两句陈词滥调般的对白、一些极普通的情景堆积般的描绘,却让我们不禁掩卷后若有所思,想知道事情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但又说不清到底是什么让我们迷惑,是什么令我们不安?但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在日复一日我们都已习惯的生活中,蓦然我们会一时不知所措,我们会改变现状吗?我们会爱上另外一个人吗?是什么无意中挑拨出心中情感的微澜?现实生活中都有些什么是我们的?但渐渐地,我们不去想这些,只是在一天天、一年年中过我们的日子,只是在夜半的梦中突然清醒,似乎有些无法解释的声音惊扰了我们的睡眠——那可能是什么?——然后理性占了上风,我们又不自在地重新睡着了。评论家布罗亚德曾形象描述过安·贝蒂小说的魅力,我也有同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